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精神分析工作坊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首頁
  • 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訓練計畫

精神分析訓練計畫

  如何定義精神分析師呢?想成為精神分析師的慾望為何呢?以及為什麼要隸屬於一個特定的團體呢?這也許是一個一直要質問自己的問題,也是一個充滿了矛盾、衝突,乃至於驚喜的內在旅程。的確,每個人都可能自認為最了解自己,可能自認為自己是精神分析師。但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於成立之初,即與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建立關係,又於2015年獲得認可正式成為可訓練精神分析師的Study Group,在Sponsoring Committee的協助下,與目前少數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認可的精神分析師,已於2018年開始訓練第一屆被IPA認可的精神分析師,訓練的方式依照IPA的規定,並且每兩年招生一次。2023年將招募第四屆的精神分析師候選人,2024年初開始訓練。

  訓練的目的在促進實務技術、學術思考、以及個人成長。我們的訓練使用精神分析師養成的傳統歷程,共包含三個部分:個人分析、專題研討、以及案例督導。這三個元素彼此相互加強,提供一個完整而多面向的學習經驗。

個人分析

1.個人分析是成為精神分析師的基石。受訓者藉此促進自我覺察及反思的能力,盡量讓自己在精神分析實務中,能較不會毫無察覺地受神經症和人格問題所控制。

2.個人分析必須在受訓之前開始,並持續整個訓練過程。

3.個人分析的精神分析師必須為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暨Sponsoring Committee認可者。

專題研討

1.包含為期至少四年的專題研討課程以及個案討論。

2.本課程的目的在於協助受訓者了解主要的精神分析理論,並學習如何使用這些理論來思考臨床經驗。

3.課程安排於學期中的每週六下午進行,每週有兩門理論研討課程及一次個案討論。每堂課的時間為 75 分鐘。

4.當受訓者需迴避講師時,將需要在訓練委員會許可下,另行安排個別指導。

案例督導

1.在得到訓練委員會許可後,受訓者得開始進行訓練個案 (control cases) 的分析。

2.每位訓練個案的分析需每週進行多次,受訓者並需接受本學會之訓練分析師督導。

3.此督導需每週進行,每年至少四十週,進行至少兩年。

4.每位受訓者在受訓期間必須分析至少兩位訓練個案。兩位訓練個案的進行需由不同之訓練分析師督導。

招生簡章


2023年成人精神分析訓練招生簡章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精神分析訓練計畫
  • 精神分析師名單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