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贊助本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臨床進階課程
    • 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坊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學會分析師名單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贊助本會
  • 首頁
  • 入門課程
  • 2022秋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第三季】 走向精神分析:治療師坐在診療椅上的內心戲

2022秋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第三季】 走向精神分析:治療師坐在診療椅上的內心戲

入門課程
2022-07-19 ~ 2022-09-14 開放報名
報名截止
2022秋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第三季】
走向精神分析:治療師坐在診療椅上的內心戲

 
這是一門為期兩年,共四季的系列課程,我們將有系統地介紹精神分析、乃至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基本概念、當代理論、臨床實務操作與反思,希望能為入門者提供一個清楚而全面的介紹。

在2021年秋季起,台北班經過了多年的運作和觀察,我們隨著參與者的反應,以及學會有了周六下午,臨床心理治療課程做為進階課程,因此我們對於入門課程的兩年內容做了一些調整,保留了一些重要的主題,但閱讀的文獻採取短篇,易於閱讀和講解為目的。

最重大的調整是列進一些看似基本內容,其實卻是深奧的主題。例如,如何聆聽?如何做到分析的態度?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如何empathy?

兩年四季的文章選讀,有美法英等國的不同論點,雖然一堂課只能選取一個說法,是不足以說明所有國度的論點,不過我們相信這是起步,歡迎大家一起來,慢慢想些事情。走過兩年四季課程,我們相信會有概略的精神分析圖像,做為未來充實的心理地圖路線。



 
  • 課程內容
  • 講者簡介
  • 參考文獻
  • 課程綜覽
  • 報名與繳費方式
  • 注意事項
【時間】2022年09/14至11/30期間,週三晚上7:00-9:00,共12堂。

【地點】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址)

 
  日期 課程題目 講師
1 9/14 如何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I) 林俐伶
2 9/21 如何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II) 王明智
3 9/28 如何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III) 張秋茜
4 10/5 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I) 劉慧卿
5 10/12 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II) 謝昀蓁
6 10/19 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III) 張秀玲
7 10/26 從分析的態度出發(I) 李詠慧
8 11/2 從分析的態度出發(II) 陳瑞君
9 11/9 從分析的態度出發(III) 唐守志
10 11/16 精神分析式的empathy(I) 林怡青
11 11/23 精神分析式的empathy(II) 魏與晟
12 11/30 精神分析式的empathy(III) 陳冠宇
林俐伶 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認證精神分析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執行理事長、秋隱工作室負責人

王明智 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小隱心理諮商所所長

張秋茜 臨床心理師、工作於青蘊心理治療所

劉慧卿 精神科醫師、現任職於宏慈療養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謝昀蓁 諮商心理師、逸想心理諮商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張秀玲 臨床心理師、英國塔維斯托克中心精神分析觀察研究碩士、恆友精神科診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李詠慧 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陳瑞君 諮商心理師、過渡空間諮商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台師大博士班生

唐守志 松德院區主治醫師、晴天診所兼任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會員、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會員、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林怡青 精神科醫師、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現任礫石歷時工作室負責人

魏與晟 
諮商心理師,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前北市聯醫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負責人

陳冠宇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學術會員

1.如何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I)
Freud, S. (1912). Recommendations to Physicians Practising Psycho-Analysis, P.109-120, SE:12.
Chodorow, N. J. (2012) Analytic Listening and the Five Senses: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60:747-758

2.如何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II)
Faimberg, H. (1996). ‘Listening To Listening’. Int. J. Psycho-Anal., 77:667-677.

3.如何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III)
Sabbadini, A. (2004). Listening to Silence: First published in BJP 7(4), 1991. Brit. J. Psychother., 21(2):229-240.

4.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I)
Freud, S. (1913). On Beginning the Treatment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echnique), P.121-144, SE:12.

5.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II)
Abend, S.M. (1996). The Problem of Therapeutic Alliance. J. Clin. Psychoanal., 5(2):213-226.

6.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III)
Bollas, C. (1998). Origins of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Scand. Psychoanal. Rev., 21(1):24-36.

7.從分析的態度出發(I)
Smith, J.H. (1988).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Comments on the Analytic Attitude. Brit. J. Psychother., 4(4):401-411.

8.從分析的態度出發(II)
Gullestad, S.E. (1992). Autonomy and Analytic Attitude. Scand. Psychoanal. Rev., 15(2):122-130.

9.從分析的態度出發(III)
Meissner, W.W. (1998). Neutrality, Abstinence, and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J. Amer. Psychoanal. Assn., 46(4):1089-1128.

10.精神分析式的empathy(I)
Chessick, R.D. (1998). Empathy in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sis. J. Amer. Acad. Psychoanal., 26(4):487-502.

11.精神分析式的empathy(II)
Black, D.M. (2004). Sympathy reconfigured: Some reflections on sympathy, empathy and the discovery of val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85(3):579-595.

12.精神分析式的empathy(III)
Bolognini, S. (2009). The Complex Nature of Psychoanalytic Empathy: A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Exploration. Fort Da, 15(1):35-56.

 

【第一季】探問精神分析:用基本概念敲敲腦袋

【第二季】精神分析的腳印:走過無語的症狀與喧嘩的理論

【第三季】走向精神分析:治療師坐在診療椅上的內心戲

【第四季】待在精神分析裡:思考無法思考的問題

*********************************************************************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 第四季】
待在精神分析裡:思考無法思考的問題
(
2023/04/05無安排課程)
  日期 課程題目 講師
1 3/22 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蔡榮裕
2 3/29 治療的框架(Therapeutic Setting) 丁耕原
3 4/12 負向治療反應(Negative Therapeutic Reaction) 謝佳芳
4 4/19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吳麗琴
5 4/26 移情(transference) 黃奕暉
6 5/3 阻抗(Resistance) 楊大和
7 5/10 治療與分析的混合與差異
(Gold of analysis, Copper of suggestion)
魏與晟
8 5/17 詮釋(Interpretation) 謝昀蓁
9 5/24 建構(construction) 王明智
10 5/31 夢的分析(Dream analysis) 彭奇章
11 6/7 Free association(自由聯想) 陳瑞君
12 6/14 修通與治療結束
(Working through and termination)
周仁宇

 
  2022.08.24(含)前 早鳥優惠 2022.08.25(含)後 及現場報名 學會之友優惠 (合報2022秋台北第三季
和2023春台北第四季)
臺灣精神分析
學會會員
免費參與
一般人士 6,000元 7,000元 10,000元
學生(請出示國內有效學生證) 3,500元 4,500元 6,000元

 ※  恕不接受單堂報名。


【學會之友】 合報2022秋台北第三季和2023春台北第四季成為「學會之友」: 一般人士10,000元、學生6,000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自成立以來,每週三晚上固定開設精神分析的入門課程,廣受相關科系的學生以及對精神分析有興趣的社會人士的喜愛。響應參與者的要求,自2015年起增設「學會之友」,合報連續兩季課程者即可成為學會之友,可優惠參與為期一年的入門課程(台北第三季和第四季),並贈送學會之友專屬紀念筆記本一本。

報名學會之友合報兩季課程者,恕無法以單季為單位退費。 (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台北第四季內容可參考課程綜覽
 
【報名與繳費方式】
請至課程網頁點選「立即報名」,填寫報名資料,並依照付款指引完成繳費。

【退費】
課程開始前可受理退費,課程開始後(2022/09/14起)恕不退費。報名學會之友合報兩季(台北第三季和第四季)課程者,恕無法以單季為單位退費,退費期限同樣是2022/09/14。

【疫情因應】
1.本課程原則上為全面現場授課,視疫情發展需求,亦有更改為全面線上課程之可能,線上視訊軟體為Webex。

2.線上課程如同現場上課,為維護其他學員上課之品質與尊重講師,課程中學員需維持「全程開啟視訊與通話流暢性」,若未能配合,恕無法參加線上課程,因此學員需於報名前確認有穩定的視訊設備與網路品質,本課程未提供錄音、錄影服務,請務必在報名前自行評估個人視訊設備可能影響學習品質之風險。

3.線上課程僅為階段性調整,待疫情緩和將會調整回現場授課,現場授課即不開放線上參與。

4.本課程無論為因應疫情採線上或現場授課,皆無提供錄影與錄音服務,請務必在報名前自行評估個人視訊設備可能影響學習品質,與自身狀況是否能到課之風險。
 
【注意事項】
1. 退費:課程開始前可受理退費,課程開始後
(2022/09/14起)恕不退費。報名學會之友合報兩季(台北第三季和第四季)課程者,恕無法以單季為單位退費,退費期限同樣是2022/09/14。

2. 學生身份報名者請於開課當日報到時出示有效學生證,以便順利入場。

3. 本課程沒有提供線上上課或是錄音錄影等補課服務,亦不接受學員私自錄音或錄影。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4. 本課程研習證書將於課程全部結束後,寄至報名時您所提供的email,無另外申請繼續教育學分。

5. 洽詢:請來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email protected]

台北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活動資訊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詳細資料
  • 查詢報名活動

活動標籤

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近期活動

臨床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5-2027 2025-04-18 ~ 2025-05-31
精神分析工作坊 【2025台中精神分析工作坊】在治療中聆聽夢境 2025-05-07 ~ 2025-06-15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