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贊助本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臨床進階課程
    • 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坊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學會分析師名單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贊助本會
  • 首頁
  • 臨床課程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3-2025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3-2025

臨床課程
2023-04-11 ~ 2023-05-31 開放報名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3-2025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自從2004年成立以來,除了春秋兩季每週三的入門課程,在台北、台中、高雄推廣精神分析的概論之外,更在2015年獲得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認可,於2017年展開精神分析師的訓練。而養成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的臨床課程,也持續在每週六下午進行。

本課程為期兩年,共四學期,系統化地介紹精神分析各家的理論與技巧,包含古典理論、客體關係、當代理論等,以及治療技術、人類發展、精神病理與治療倫理等單元,並且也注重每個人臨床的實務經驗,每位學員都須參與每學期的臨床案例團體督導。本課程適合對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有一定經驗且希望更深入探討之專業人員參加,作為學習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完整基礎,以及日後作為深入精神分析不可或缺的主題課程。本課程也是本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推薦準則的必要條件之一。

【上課時間】週六下午12:30-17:30,2023年9月至2025年6月,為期兩年共四學期,
每學期進行14週。
【上課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址)
【報名資格】領有臺灣證照且具實務工作經驗之心理治療相關領域專業人員(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輔導教師等)
【報名申請表】請見報名與繳費方式分頁

【課程內容】  
   時間  課程  講師/協同講師
2023.9
│
2024.1
 12:30-14:00  精神病理 劉慧卿、許瑞琳
 14:15-15:45  個案討論(A)、(B) 、(C)  (A)劉慧卿、許瑞琳
 (B)楊大和、吳麗琴
 (C)王明智、徐溢謙、謝昀蓁
 16:00-17:30  治療倫理(1-7週)  謝佳芳等講師群
 工作討論團體(8-14週)  請見2023秋工作討論團體講師名單
2024.3
│
2024.7
 12:30-14:00  理論:其他當代理論  莊景同、蕭景容(協同:游佩琳)
 14:15-15:45  個案討論(A)、(B) 、(C)  (A) 莊景同、蕭景容
 (B) 葉毓峰、吳麗琴
 (C) 陳靜儀、游佩琳
 16:00-17:30  治療技術:詮釋、行動、阻抗、修通(1-7週)  陳靜儀、葉毓峰
(協同:吳麗琴)
 工作討論團體(8-14週)  請見2024春工作討論團體講師名單
2024.9
│
2025.1
 12:30-14:00  理論:古典精神分析  游佩琳、李郁芬、李詠慧
 14:15-15:45  個案討論(A)、(B) 、(C)  (A)游佩琳、張秋茜、張秀玲
 (B)李郁芬、李詠慧、游潔謙
 (C)白美正
 16:00-17:30  人的發展  吳麗琴、張秋茜
 (協同: 張秀玲、游潔謙)
2025.3
│
2025.7
 12:30-14:00  治療技術:治療結構、移情、反移情  蘇育萱、黃奕暉
 (協同: 楊明敏、林筱婷)
 14:15-15:45  個案討論(A)、(B) 、(C)  (A)蘇育萱、黃奕暉、林筱婷
 (B)蔡榮裕、王明智
 (C)陳瑞君
 16:00-17:30  理論:英國精神分析   蔡榮裕、陳瑞君
 (協同: 王明智)
註:兩年後同樣課程將由不同講者講授

【結業證明】在為期兩年的上課與團督之後,即可獲得學會授與的《結業證明》。
【完訓證書】若能進一步接受學會認可(註一)的人選進行個別督導,並通過包含個案報告(治療至少為期一年、一週一次,督導至少持續半年)與授課內容相關的一篇小論文(3000字)(註二),學會將授與《完訓證書》。詳細申請辦法與費用於錄取後另行說明。完訓證書也是本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推薦準則的必要條件之一。


註1:包含以下:
1. 本學會推薦之精神分析師或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2.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之精神分析師
3. 其他由本學會心理治療委員會個別認定者。
 
註2:
1. 自2019年8月起入學者適用
2. 臨床課程受訓者,在取得結業證書後,可向學會申請論文審查。
3. 論文說明如下:
    a. 內容需包含臨床案例以及與授課內容相關的理論。
    b. 以中文寫作,含500字以內之摘要、至少3000字之內文、以及參考文獻。
4. 完成論文準備的結業學員,可向學會提交論文。通過論文審查者,學會將向您提出邀請進行面談。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報名與繳費方式

講師異動:9/2號周仁宇醫師授課之治療倫理,將由林俐伶分析師代為授課。

第一學期(2023年秋季)

上課日期(共14堂)
09/02、09/09、09/16、09/23、10/14、10/21、11/11、11/18、11/25、12/16、12/23、01/06、01/13、01/20

週六12:30-17:30

【精神病理】
從佛洛伊德開始,精神疾病有了現代醫學的病理觀。但精神分析所述的精神病理學,隨著時間的演進,已經不再是單一的風貌,許多不同的精神分析學派都各自提出不同的補充和深化。此課程將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克萊恩(Melanie Klein)、和寇胡特(Heinz Kohut)三個主要精神分析學派為主軸,並輔以其他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針對治療中對個案起源學詮釋所根據的不同學派的發展觀點和病理形成,闡釋各個臨床現象或疾病中的精神病理學。

【治療倫理】(1-7 週)
本課程將培養學員對心理治療歷程中倫理議題的敏感度,一同思考討論治療室內外的人性衝突,好與壞,對與錯,義務與責任。當法律、契約、保密、金錢、權力等等議題在心理治療中出現時,如何保護治療關係的存活?我們能跟他人與自己內心的掙扎靠得多近?本課程將由不同的講師針對各種倫理困境做深入的探討。
 
  日期 主題 講師 參考文獻

1

9/2

治療倫理導論
林俐伶(代) Racker, H. (1966). Ethics and Psycho-Analysis and the Psycho-Analysis of Ethics. Int. J. Psycho-Anal., 47:63-80

2

9/9

保護公眾與專業

蔡榮裕
Robert Michels (1976).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cial Valu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o-Analysis, 3:377-384

3

9/16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的倫理議題

謝佳芳
Jack Novick, Ph.D. and Kerry Kelly Novick Expanding the Domain Privacy, Secrecy, and Confidentiality.(2008)Annual of Psychoanalysis, 36:145-160

4

9/23

保密的限度

王明智
Bollas, C. (2003). Confidenti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in Psychoanalysis. Brit. J. Psychother., 20(2):157-176

5

10/14

治療倫理中的主體

謝筱梅
Magid, B. (2003). Your ordinary mind. In J. D. Safran (Ed.),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An unfolding dialogue (first ed., pp. 251-285).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6

10/21
系統內工作的倫理議題
許豪沖
Yolanda Gampel,(1992). Psychoanalysis, Ethics, and Actuality. Psychoanalytic Inquiry, 12(4):526-550


7


11/11


自由與倫理的論戰


崔秀倩
Eyal Rozmarin, (2011). To Be Is to Betray: On the Place of Collective History and Freedom in Psychoanalysis.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21(3):320-345
Donnel B. Stern, (2011). Ethics and Liberation: Commentary on Paper by Eyal Rozmarin.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21(3):346-353

【工作討論團體】 (8-14 週)
本年度新加入的課程,藉由邀請不同領域的資深治療師擔任講師,介紹精神分析理論在各個場域的運用,講題包含:團體心理治療、療養院、學校、監獄等特殊場所,以及個案管理。針對不同族群,不同精神病理的個案,探討精神分析是否仍有用武之地,它又是如何作為治療師的基本理論框架,以及如何靈活運用?
課程包含理論簡介及臨床實務分享。採分組上課,學員不只聽講,亦可以提出自己的個案或經驗,參與討論。
A組 1. 學校諮商輔導中心(黃守宏)
2. 監獄裡的心理治療(性侵家暴)(游潔謙)
3. 精神療養院系統的心理治療(許欣偉)
4. 縣市政府學諮中心(詹婉鈺)
5. 團體心理治療(精神分析取向的觀點)(陳俊澤)
6. 診療室外困難個案的管理人(楊大和)
7. 綜合分享與討論(行政團隊成員)
B組 1. 團體心理治療(精神分析取向的觀點)(劉佳昌)
2. 診療室外困難個案的管理人(吳立妍)
3. 學校諮商輔導中心(謝筱梅)
4. 監獄裡的心理治療(性侵家暴)(謝昀蓁)
5. 精神療養院系統的心理治療(劉慧卿)
6. 縣市政府學諮中心(陳瑞慶)
7. 綜合分享與討論(行政團隊成員)
C組 1. 縣市政府學諮中心(陳瑞君)
2. 團體心理治療(精神分析取向的觀點)(許欣偉)
3. 診療室外困難個案的管理人(楊大和)
4. 學校諮商輔導中心(張虹雯)
5. 監獄裡的心理治療(性侵家暴)(游潔謙)
6. 精神療養院系統的心理治療(呂尚恒)
7. 綜合分享與討論(行政團隊成員)

【講者簡歷】
劉慧卿:精神科醫師、現任職於宏慈療養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許瑞琳: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現職台中心身美診所主治醫師
陳瑞君:諮商心理師、過渡空間諮商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台師大博士班生
楊大和:臨床心理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助理教授、英國倫敦市Tavistock Clinic、Portman Clinic、Tavistock Centre for Couple Relationships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訓練。
吳麗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分析師候選人,現職麗琴心理諮商所所長
王明智: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現職小隱心理諮商所所長
徐溢謙:臨床心理師,享受美光心理治療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謝昀蓁:諮商心理師、逸想心理諮商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謝佳芳:諮商心理師、紐約IPTAR成人/兒童精神分析訓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

 
第二學期(2024年春季)

上課日期(共十四堂):待定

【理論:其他當代理論】
本期課程嘗試呈現精神分析當代風景的諸多面貌,從揀選的文章中,跟著當代精神分析理論家們,如何根據經典的精神分析理論,以及他們的臨床工作,進而反思、整理、拓展、創新出更多臨床理論的可能性以及多樣性。我們清楚知道一學期的課程無法窮盡當代精神分析的所有面向,但我們有機會一起經驗這些精神分析師們,如何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屬於他們的精神分析。

【治療技術】(1-7週)
佛洛依德經由臨床觀察開展出的精神分析理論與技術,為探究人類內在心智點亮一盞明燈。後世的精神分析師們持續深化或拓展,則帶來更多的看見與了解,也在治療技術的演進上碰撞出新舊交織的火花。而這些治療技術,對於此時此刻在地工作的我們,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與啟發;我們的工作經驗,又能對既有技術,做出什麼樣的思考與調整呢?
此門課為技術相關課程的第一部分,將在行動、阻抗、詮釋與修通等議題上,閱讀相關的古典與當代文章,輔以臨床案例做較深入的介紹,並邀請學員們一起來了解與思考。

【工作討論團體】 (8-14 週)
 
A組 1.多元性別(莊景同)
2.個人工作室的心理治療(翁逸馨)
3.在精神科診所的心理治療(王盈彬)
4.受雇在諮商所或心理所的心理治療(張秀玲)
5.與家長的工作(李儒卿)
6.與青少年的工作(許宗蔚)
7.綜合分享與討論(行政團隊成員)
B組 1.與家長的工作(張秋茜)
2.與青少年的工作(許元彰)
3.多元性別(莊景同)
4.個人工作室的心理治療(李郁芬)
5.在精神科診所的心理治療(許瑞琳)
6.受雇在諮商所或心理所的心理治療(莊麗香)
7.綜合分享與討論(行政團隊成員)
C組 1.在精神科診所的心理治療(崔秀倩)
2.受雇在諮商所或心理所的心理治療(蕭景容)
3.與家長的工作(陳冠宇)
4.與青少年的工作(李儒卿)
5.多元性別(王明智)
6.個人工作室的心理治療(陳建佑)
7.綜合分享與討論(行政團隊成員)

【講者簡歷】
莊景同:諮商心理師、大隱心理諮商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蕭景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澄禾心理諮商所
游佩琳: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碩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候選人
吳立妍: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現任陽明交通大學專任心理師
葉毓峰: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陳靜儀:諮商心理師、晴禾心理諮商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吳麗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暨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候選人、麗琴心理諮商所所長
白美正:心理學博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第三學期(2024年秋季)

上課日期(共十四堂):待定

【理論:古典精神分析】待定

【人的發展】待定

【講者簡歷】
游佩琳: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碩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候選人
李郁芬:曾任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個人工作室
李詠慧: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張秋茜:臨床心理師、青蘊心理治療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候選人
張秀玲:臨床心理師、英國塔維斯托克中心精神分析觀察研究碩士 、恆友精神科診所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吳麗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暨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候選人、麗琴心理諮商所所長。

 
第三學期(2025年春季)

上課日期(共十四堂):待定

【治療技術:治療結構、移情、反移情】待定

【理論:英國精神分析】待定

【講者簡歷】
蘇育萱: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黃奕暉: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楊明敏: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博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訓練分析師
林筱婷: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蔡榮裕: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薩所羅蘭》顧問
王明智: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現職小隱心理諮商所所長
陳瑞君
:諮商心理師、過渡空間諮商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台師大博士班生

【報名方式】請詳細填妥下方所附之申請表,於2023/05/31前以掛號郵件方式寄至「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1,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收」(以郵戳為憑)。若未收到報名手續完成之通知email,請來信[email protected]確認。

【錄取通知】由本會心理治療委員會進行書面審查,確認錄取名單與候補名單後,於
2023/06/30前email個別通知。

【收費】
1.    繳費方式將在確定錄取後個別通知。
2.    費用:兩年課程共 80,000元(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60,000元),並採每年7/15前完成繳費,每年40,000元(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30,000元)。
3.    退費:原則上請各位慎重,錄取且同意後盡力完成整個課程,這是權利也是義務,若因偶發事件而難以持續時,相關退費情形將依個別狀況考量處理。


【2023-2025臨床課程申請表】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活動資訊

查看課程
活動資訊
詳細資料
  • 查詢報名活動

活動標籤

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近期活動

臨床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5-2027 2025-04-18 ~ 2025-05-31
精神分析工作坊 【2025台中精神分析工作坊】在治療中聆聽夢境 2025-05-07 ~ 2025-06-15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