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贊助本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臨床進階課程
    • 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坊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學會分析師名單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贊助本會
  • 首頁
  • 入門課程
  • 2023秋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第一季】--探問精神分析:用基本概念敲敲腦袋

2023秋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第一季】--探問精神分析:用基本概念敲敲腦袋

入門課程
2023-07-17 ~ 2023-09-20 開放報名
報名截止
2023秋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第一季】
探問精神分析:用基本概念敲敲腦袋
Basic Concepts: Exploring the Psychoanalytic Thinking



     這是一門為期兩年,共四季的系列課程,我們將有系統地介紹精神分析、乃至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基本概念、當代理論、臨床實務操作與反思,希望能為入門者提供一個清楚而全面的介紹。

  在2021年秋季起,台北班經過了多年的運作和觀察,我們隨著參與者的反應,以及學會有了周六下午,臨床心理治療課程做為進階課程,因此我們對於入門課程的兩年內容做了一些調整,保留了一些重要的主題,但閱讀的文獻採取短篇,易於閱讀和講解為目的。
  最重大的調整是列進一些看似基本內容,其實卻是深奧的主題。例如,如何聆聽?如何做到分析的態度?如何和個案建立關係聯盟?如何empathy?

  兩年四季的文章選讀,有美法英等國的不同論點,雖然一堂課只能選取一個說法,是不足以說明所有國度的論點,不過我們相信這是起步,歡迎大家一起來,慢慢想些事情。走過兩年四季課程,我們相信會有概略的精神分析圖像,做為未來充實的心理地圖路線。

 
  • 課程內容
  • 講者簡介
  • 參考文獻
  • 課程綜覽
  • 報名與繳費方式
  • 注意事項
【課程異動】因講師個人因素,9/27與10/18課程互換,詳情請見下方紅字處,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時間】2023年09/20至12/13期間,週三晚上7:00-9:00,共12堂。
【地點】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址)

【課程大綱/講師】
※ 2023/10/25因學會活動,此週暫停不排課
  日期 課程題目 講師
1 09/20 無意識(或潛意識)與潛抑
The Unconscious and Repression
林俐伶
2 09/27 原初場景
Primal scene
王明智
3 10/04 死亡本能:破壞與攻擊
The Death instinct: destructiveness, aggressivity
張秋茜
4 10/11 精神現實與外在現實
Psychic Reality and External Reality
陳瑞君
5 10/18 嬰兒式性特質:生之本能
Infantile Sexuality and Life Instinct
蔡榮裕
6 11/01 伊底帕斯情結
The Oedipus Complex
許欣偉
7 11/08 心與身
Psyche and soma
李郁芬
8 11/15 結構理論
The Structural theory
陳冠宇
9 11/22 防衛與衝突
Defense and conflict
彭奇章
10 11/29 移情
Transference
李玉婷
11 12/06 失落與匱乏
Loss and Lack
謝昀蓁
12 12/13 創傷
Trauma
魏與晟
 

林俐伶: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認證精神分析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秋隱工作室負責人

王明智: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小隱心理諮商所所長

張秋茜:臨床心理師、工作於青蘊心理治療所

陳瑞君: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台師大博士班生

蔡榮裕:精神科專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執委會委員兼推廣委員會主委,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薩所羅蘭》分析顧問公司顧問

許欣偉:晴天/向陽身心診所醫師、心理治療工作室、輔大臨床心理系兼任講師、英國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碩士

李郁芬:曾任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個人工作室

陳冠宇: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學術會員

彭奇章:臨床心理師、若有光心理治療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李玉婷:諮商心理師、安境心理諮商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謝昀蓁:從事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魏與晟: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會員

 
1.無意識(或潛意識)與潛抑(The Unconscious and Repression)
Kohut, H. & Seitz, P. F. (1963)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Psychoanalysis. In Ornstein, P. Ed. (1978), The Search for the Self, Vol. 1, Karnac. pp. 337-374.

2.原初場景(Primal scene)
McDougall, J. (1972). Primal Scene and Sexual Perversion. Int. J. Psycho-Anal., 53:371-384.

3.死亡本能:破壞與攻擊(The Death instinct: destructiveness, aggressivity)
Hanna Segal (1993). On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Instinct. Int. J. Psycho-Anal., 74:55-61.

4.精神現實與外在現實(Psychic Reality and External Reality)
Widlöcher, D. (2006). Psychic Reality: Belief or Illusion? Amer. Imago, 63:315-329.

5.嬰兒式性特質:生之本能(Infantile Sexuality and Life Instinct)
Freud, S. (1923). The Infantile Genital Organization (An Interpolation into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Standard Edition 19, 139-146.

6.伊底帕斯情結(The Oedipus Complex)
Freud, S. (1924). The Dissolution of the Oedipus Complex. Standard Edition 19, 171-180.

7.心與身(Psyche and soma)
McDougall, J. (1974). The Psychosoma and the Psychoanalytic Process. Int. R. Psycho-Anal., 1:437-459.

8.結構理論(The Structural theory)
Brenner, C. (2002) Conflict, Compromise 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Theory.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71:397-417

9. 防衛與衝突(Defense and conflict))
Sandler, J. (1993). Fantasy, Defence and the Representational World. Bul. Anna Freud Centre, 16(4):337-347.

10. 移情(Transference)
Freud, S. (1915). Observations on Transference-Love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III). Standard Edition 12, 157-171.

11.失落與匱乏(Loss and Lack)
Levin, S. (1966). Depression and Object Loss.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4:142-153.

12.創傷(Trauma)
Arlow, J.A. (1991). Chapter 1: Conflict, Trauma, and Deficit.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3-14.

 

【第一季】探問精神分析:用基本概念敲敲腦袋

【第二季】精神分析的腳印:走過無語的症狀與喧嘩的理論

【第三季】走向精神分析:治療師坐在診療椅上的內心戲

【第四季】待在精神分析裡:思考無法思考的問題

*********************************************************************

台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入門課程. 第二季】
精神分析的腳印:走過無語的症狀與喧嘩的理論
  日期 課程題目 講師
1 03/13 倒錯
Perversions
游佩琳
2 03/20 原始情緒發展
Primitive Emotional Development
陳瑞君
3 03/27 憂鬱
Melancholia 
陳凱婷
4 04/10 自戀
Narcissism
黃宗慧
5 04/17 邊緣型
Borderline
丁耕原
6 04/24 分裂與投射認同
Splitting an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黃守宏
7 05/01 潛意識幻想
Phantasy
張秋茜
8 05/08 焦慮
Anxiety
李玉婷
9 05/15 過渡客體與過渡現象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吳麗琴
10 05/22 象徵形成及語言
Symbol Formation and Language
李郁芬
11 05/29 心智化
Mentalization
劉佳昌
12 06/05 鏡映
Mirroring
魏與晟
  2023.8.31(含)前 早鳥優惠 2023.09.01(含)後 及現場報名 學會之友優惠 (合報2023秋台北第一季和
2024春台北第二季)
臺灣精神分析
學會會員
免費參與
一般人士 6,000元 7,000元 10,000元
學生(請出示國內有效學生證) 3,500元 4,500元 6,000元

 ※  恕不接受單堂報名。


【學會之友】 合報2023秋台北第一季和2024春台北第二季成為「學會之友」: 一般人士10,000元、學生6,000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自成立以來,每週三晚上固定開設精神分析的入門課程,廣受相關科系的學生以及對精神分析有興趣的社會人士的喜愛。響應參與者的要求,自2015年起增設「學會之友」,合報連續兩季課程者即可成為學會之友,可優惠參與為期一年的入門課程(2023秋台北第一季和2024春台北第二季),並贈送學會之友專屬紀念筆記本一本。

報名學會之友合報兩季課程者,恕無法以單季為單位退費。 (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台北第二季內容可參考課程綜覽
 
【報名與繳費方式】
請至課程網頁點選「立即報名」,填寫報名資料,並依照付款指引完成繳費。

【退費】
課程開始前可受理退費,課程開始後(2023/09/20起)恕不退費。報名學會之友合報兩季(台北第一季和第二季)課程者,恕無法以單季為單位退費,退費期限同樣是2023/09/20。

【注意事項】

1. 本課程沒有提供線上上課或是錄音錄影等補課服務,亦不接受學員私自錄音或錄影。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2.退費:課程開始前可受理退費,課程開始後(2023/09/20起)恕不退費。報名學會之友合報兩季(台北第一季和第二季)課程者,恕無法以單季為單位退費,退費期限同樣是2023/09/20。

3. 學生身份報名者請於開課當日報到時出示有效學生證,以便順利入場。

4. 本課程研習證書將於課程全部結束後,寄至報名時您所提供的email,無另外申請繼續教育學分。

5. 洽詢:請來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email protected]

台北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活動資訊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詳細資料
  • 查詢報名活動

活動標籤

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近期活動

臨床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5-2027 2025-04-18 ~ 2025-05-31
精神分析工作坊 【2025台中精神分析工作坊】在治療中聆聽夢境 2025-05-07 ~ 2025-06-15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