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贊助本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臨床進階課程
    • 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坊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學會分析師名單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贊助本會
  • 首頁
  • 跨領域工作坊
  • 口慾之外:當代飲食文化之精神分析觀點【台北場】

口慾之外:當代飲食文化之精神分析觀點【台北場】

跨領域工作坊
2024-03-25 ~ 2024-05-05 開放報名
報名截止
【跨領域應用工作坊系列】
口慾之外:當代飲食文化之精神分析觀點(台北場)


「吃」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對人的心智來說,它帶來了什麼樣的驅力?又對一個人以及他的心智世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嬰兒吸吮媽媽的乳房,開啟了嬰兒與世界最初始的連結,客體與我發生關係!從獲取食物飽腹的滿足到口腔反覆咀嚼所感受到的快感,生命的延續、感官的享樂與關係的建立,敲開了我們對於心靈最初始愉悅來源的好奇,心智的經驗與思慮的活化於焉展開。

由此,我們開始思考「吃什麼」以及「如何吃」的問題。從近年大眾開始關注從產地到餐桌的「食材」,以及飲食文化更加追求精緻後,對於「鄉土料理」與「精緻飲食」的論辯與反思,我們即將以精神分析的思考觀點來開啟對於當代各種多元的餐飲文化的觀察,並且論述這些觀察內涵背後可能有所關聯的人類心理意義與動機。

【時間】2024/05/05(日) 09:30-17:00
【地點】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講堂)
【主辦單位】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合辦單位】對飲食文化與精神分析有興趣者,不限於臨床工作者

 
  • 日程表
  • 講題簡介
  • 講者簡介
  • 報名與繳費方式
  • 注意事項
時間 主題 講者 主持人
09:30-09:40 致詞 謝佳芳分析師 許欣偉
醫師
09:40-10:40 當我們談論「美食」,我們在談論什麼? 單瑜醫師
10:40-11:40 舌尖上的依附關係:
餐桌上的飲食文化譜寫一位台灣女性的認同歷程
李曉燕心理師
11:40-12:10                        討論  
12:10-13:30 午休・書展
13:30-14:30 今晚來點什麼? 李郁芬醫師 盧乃榕
心理師
14:30-15:30 寫我昔日家庭餐桌 洪愛珠作家
15:30-15:50 中場休息,書展
15:50-17:00 綜合討論 全體與會者
當我們談論「美食」,我們在談論什麼?
講者:單瑜醫師


吃是人類每天的例行公事,在每日的生活裡都必需吃下食物,賴以維生。「吃」成為每個人不可或缺且獨特的生命經驗。當我們談論「吃」,都會是一段個人的私密經驗分享。因此,當我們要對於美食附加好壞的評價,難以避免各種主觀的爭論,最後只能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可以是「美食家」。那麼,誰才是「心理學家」?當一個人主張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心裡在想什麼,那誰才是誰的心理學家?或者誰能成為其他人的精神分析師?


舌尖上的依附關係:餐桌上的飲食文化譜寫一位台灣女性的認同歷程
講者:李曉燕心理師


食物料理是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爭扎搏鬥的象徵化,餵食與愛展現著人類的第一餐(母親乳房),食物的過渡客體與愛模糊了界限,但同時也顯現滿足的快感或口腔固著自戀傾向對食物的五感欲望?
食物吃或不吃對抗著依底帕斯情結?
當食物(the food)是一種thought( 思考)的心智化,情感流動於內在精神世界,飲食不再只是吃東西!


今晚來點什麼?
講者:李郁芬醫師


溫尼考特說:「吃這檔事有多重要,並未被徹底察覺。」「分析較大的孩童與青少年,讓我們發現胃口如何用以抵擋焦慮以及憂鬱。」

從口腔期出發,或吸、或吃、或咬,是滿足,也是享受。接著,飢餓時想到食物,吃飯時想到食物吃進肚子,想著留住什麼,想著排出什麼……

然後,幻想著自己的內在世界,也想像著供給者的內在狀態。這個活生生的內在世界,在恐懼時沉寂,在生病時覇道,控制了個體………
*摘錄自「溫尼考特 “食欲以及情緒困擾”1936」


寫我昔日家庭餐桌
講者:洪愛珠作家


母親病故後,寫字以慰肚腸與心靈。一面燒那些家庭老菜,城郊的家鄉小吃,一面寫文章,紀錄已經延續百年的家庭餐桌,懷念家族故人。本回講座,洪愛珠將分享復刻自家老菜的心得,聯繫土地的書寫,以及尋常生活裡的靈感。


 
【致詞】
謝佳芳
諮商心理師、紐約IPTAR成人/兒童精神分析訓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

【主持人】
許欣偉
精神科專科醫師,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現職向陽
/晴天身心診所,英國塔維斯托克中心精神分析研究碩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盧乃榕
臨床心理師,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碩士班,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候選人,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個人工作室,專職成人精神分析。


【講者】
單瑜
台灣大學醫學系,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尚語身心診所醫師


李曉燕
加州聖塔卡拉大學心理諮商碩士,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個人工作室:專職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李郁芬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巴黎大學精神分析學系碩士,馬偕醫院精神科,個別心理治療工作室


洪愛珠
臺北養成,倫敦藝術大學畢。平面設計工作者,工餘從事寫作。著有散文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遠流出版),多及家庭餐桌、庶民吃食與人景。榮獲2021臺灣文學金典獎、2021Openbook年度中文創作、誠品職人大賞三大獎項、金石堂2021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等,並授權多國語言版本

【費用】

報名身分 費用
一般人士 2,000元
學生(報到請出示國內有效學生證) 1,500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免費參加,請務必事先報名

【報名與繳費方式】
請至課程網頁點選「立即報名」,填寫報名資料,並依照付款指引完成繳費 。
【課程注意事項】

1. 退費:開課前一日16:00前取消可全額退費,2024/05/04(六)16:00後恕不受理退費。

2. 學生身份報名者請於活動當日報到時出示有效學生證,以便順利入場。

3.本課程無提供繼續教育積分,若需研習證明者請於當日向工作人員申請。

4.請自備環保杯,午餐請您自理。


5. 洽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email protected]
台北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活動資訊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詳細資料
  • 查詢報名活動

活動標籤

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近期活動

臨床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5-2027 2025-04-18 ~ 2025-05-31
精神分析工作坊 【2025台中精神分析工作坊】在治療中聆聽夢境 2025-05-07 ~ 2025-06-15
臨床進階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進階課程2025-2026 2025-05-10 ~ 2025-06-22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