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贊助本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臨床進階課程
    • 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坊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學會分析師名單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贊助本會
  • 首頁
  • 跨領域工作坊
  • 一個家,一輩子:精神分析看台灣電影中的親情風暴《台南場》

一個家,一輩子:精神分析看台灣電影中的親情風暴《台南場》

跨領域工作坊
2022-07-16 ~ 2022-09-03 開放報名
報名截止
一個家,一輩子:精神分析看台灣電影中的親情風暴《台南場》

過去幾年來,以家庭衝突為主軸的台灣電影大放異彩,質量兼備。鍾孟宏的《瀑布》、《陽光普照》,阮鳳儀的《美國女孩》,許承傑的《孤味》以及楊雅喆的《血觀音》等等,深刻勾勒出母女與父子,乃至於家庭或是家族的衝突,有些赤裸呈現,更多隱晦幽微。

再往前推移,李安的家庭(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飲食男女》將父親這個角色擺在家庭與文化脈絡中,傳統與新潮,西方與東方,個人與群體,撞擊出難以直視的懾人火花。再如楊德昌、蔡明亮的作品中若隱若現的家庭/親情/性別衝擊,不同世代導演對於家庭關係有各自見解。親情猶如一場風暴,見證台灣社會的世代變遷。

精神分析工作者對於親子衝突點滴在心頭,對於伊底帕斯一點也不陌生,且看講師們如何在診療室/躺椅之外築起精神分析與電影之間的對話。

【時間】2022/09/03(六) 09:00-17:00
【地點】成大會館三樓會議廳(台南市東區大學路2號)
【主辦單位】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合辦單位】台南精神分析讀書會、高雄精神分析讀書會


 
  • 日程表
  • 講題簡介
  • 講者簡介
  • 報名與繳費方式
  • 注意事項
時間 主題 講者 主持人
09:00-09:10 致詞   李俊毅
09:10-10:10 親密一「家」+「人」 李芝綺
10:10-11:10 無聲奉獻的母親與封住嘴巴的子女:
談母親的慾望
游佩琳
11:10-12:10 行過死蔭幽谷的台式父子群像 許欣偉
12:10-13:30 午休
13:30-14:30 漂流與鄉愁 –《美國女孩》對療癒工作的啟示 周仁宇 王盈彬
14:30-15:30 “家”的褶皺:在紀錄片現場 王盈舜
15:30-15:50 休息
15:50-17:00 綜合討論 全體與會者
【親密一「家」+「人」】李芝綺

如果無法真實的親近,我們只是共同被收在一個《家屋》底下的人,電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談的是陌生的分離,也是渴望在一起的親密,或者可能是兩者的相互矛盾與糾結。因為對潛意識來說,分離就是痛楚;但如何才能「在一起」呢?除了情慾火花,除了佔有與掌控,除了犠牲與順服,除了血濃於水的理所當然⋯⋯,從孩子阿全的口音中,我們聽到融容的台語與國語;從小夢(媽媽)的吶喊中呼出那”心裡最重要”的對待;從王鳳(阿媽)的悲憤中被捨不得的疼惜;從火雞哥的只缺自由中再廻想家的意涵:一個家能加入人而成為一家人,在於無所選擇、無所懷疑的守護生命的到來。反之,在缺乏溫度與無法抵禦侵擾下,極端的狀況下,如同診療室裡的病人,一再地問著「你和我沒有任何關係,我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打開自己,讓你進來?」

參考電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無聲奉獻的母親與封住嘴巴的子女:談母親的慾望】游佩琳

女性在台灣電影被塑造成無聲奉獻,堅忍的母親。彷彿作為女性自身是沒有慾望的,即使有,在子女面前是必須被壓抑的。《桂花巷》的母親勇敢面對自身的慾望,最後只能獨活,母子關係只是複製傳統禮教的典型。


《血觀音》、《孤味》裡的三代母女關係,女兒成為母親的代理人,是母親達成慾望的手段,母親意志的延伸。從孫女的視角看到母親在面對自己的認同/叛離對象(也就是祖母),是如何愛恨矛盾,三代女人也難以逃脫世代間的關係複製。

 《醉、生夢死》與《親愛的房客》裡的母親,面對自己兒子選擇同性伴侶,雖然有許多矛盾,但好像也比較坦然。抑或是說,正因為兒子選擇了男人,母親得以保有兒子生命中唯一的女人的位置?

參考電影:《血觀音》、《孤味》、《醉生夢死》

【行過死蔭幽谷的台式父子群像】許欣偉

本篇報告將從兩部電影探討父親特質以及男孩的成長經驗,電影中台灣當代父子互動總摻雜著暴力、死亡、競爭、自戀創傷。父子之間激盪出拚輸贏的氛圍(或許稱之為伊底帕斯情結),是否為發展上之必要?台灣父子在被閹割和暴力攻擊之間,在承擔和閃躲之間,很難找到一個中介地帶求取平衡。我們可以將伊底帕斯情結重新理解為男孩進入成人世界的必經過程,一個中介地帶,男孩必須經歷一場「愛的弒親」,父親則要練習「置之死地而後生」,而反社會傾向可能是一種希望的徵兆。


參考電影:《陽光普照》、《范保德》

【漂流與鄉愁 –《美國女孩》對療癒工作的啟示】周仁宇

當我們遭逢無法理解的情境時,便會在心裡引發一場風暴。這或許會波及身邊的人,在那人身上點燃另一場摧毀一切的風暴。但也或許,身處風暴中的兩人能夠彼此了解並因而成長。《美國女孩》不只說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也讓我們隨著故事經歷自己的風暴,並讓我們曉得:對流浪的人們來說,故鄉不必然是哪個地方,而是被深刻理解的經驗。

參考電影:《美國女孩》


【“家”的褶皺,在紀錄片現場】王盈舜

文化、社會等因素,銘刻著每個人成長的生命史,而各自殊異的生命經驗在家庭裡匯聚與碰撞,親情關係總在張弛間往復,因此皺褶遍處。當我們拍攝紀錄片或口述訪談時,則考驗著我們與被攝者的關係。生活現場,以及被攝者的訴說,我們會有種置身現場的身體感受,而在言語、表情、肢體、情感流動之中,”家庭”關係如何被我們體會?而精神分析可以如何參與其中產生對話?


參考電影:
《
幽谷天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UhoafPkfk

《臺灣好說—臺灣女人影像紀錄》https://www.nmth.gov.tw/jp/publication2?uid=169&pid=96
《日常對話(紀錄片)》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40_mn9AKU

 
【主持人】
李俊毅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現職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王盈彬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王盈彬精神科診所暨精神分析工作室主持人

【講者】
李芝綺
臨床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現職深藏心理治療所

游佩琳
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候選人

許欣偉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英國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碩士,現職晴天/向陽身心診所醫師

周仁宇
兒童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人類學博士

王盈舜
清華大學電機系學士,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藝術創作碩士(MFA),曾任多面向藝術工作室編導攝影,現為自由紀錄片影像工作者,拍攝題材多與歷史、文化、社會、藝術相關。擔任多部紀錄片攝影,曾於國內外影展及國際頻道、台灣公共電視等播映。重要編導經歷如【與信仰對話Dialogue with Beliefs】(2018,TVBS播映),【古諾楓之歌Songs of Hunungaz】(共同導演)(201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男性基本教練Male Education】(2003,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選映),【阿山A Shan】(2001,入圍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傾聽我們的聲音】(1999,公共電視系列)等。

【費用】

一般人士

1,500元

學生
(報到請出示國內有效學生證)
1,000元
主辦單位人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免費參加,請務必事先報名

合辦單位人員 

(高雄精神分析讀書會、台南精神分析讀書會)

免費參加,請務必事先報名

【報名與繳費方式】

請至課程網頁點選「立即報名」,填寫報名資料,並依照付款指引完成繳費 
【疫情因應】

請參與者於進場前完成量體溫、雙手噴酒精等防疫措施,活動全程務必戴上口罩,若額溫超過37.5度者請回家休息。

【課程注意事項】

1. 退費:開課前一日16:00前取消可全額退費,2022/09/02,16:00後恕不受理退費。

2. 學生身份報名者請於活動當日報到時出示有效學生證,以便順利入場。

3. 洽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email protected]
台南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活動資訊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詳細資料
  • 查詢報名活動

活動標籤

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近期活動

臨床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5-2027 2025-04-18 ~ 2025-05-31
精神分析工作坊 【2025台中精神分析工作坊】在治療中聆聽夢境 2025-05-07 ~ 2025-06-15
臨床進階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進階課程2025-2026 2025-05-10 ~ 2025-06-22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