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Taiw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贊助本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 關於本會
    • 簡介與歷史
    • 學會章程
    • 組織與委員會
    • 會員名冊
    • 申請成為會員
    • 聯絡我們
  • 精神分析應用與推廣
    • 簡介
    • 跨領域工作坊
    • 年會暨研討會
    • 國外來賓活動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簡介
    • 入門課程
    • 臨床課程
    • 臨床進階課程
    • 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坊
  • 精神分析訓練
    • 簡介
    • 成人精神分析訓練
    • 精神分析師名單
  • 會員專區
    • 會員資料
    • 會內活動
    • 會員消息
    • 影音節目
    • 會員會外活動
  • 圖書館
    • 圖書館簡介
    • 圖書館使用辦法
    • 學會出版品
    • 相關中文書籍
  • 我要找治療師
    • 推薦治療師
    • 推薦準則
    • 學會分析師名單
  • 站內搜尋
  • 繁體中文     English
  • 贊助本會
  • 首頁
  • 跨領域工作坊
  • 台灣文學的反叛與憂鬱 — 永不止息的自我追尋《高雄場》

台灣文學的反叛與憂鬱 — 永不止息的自我追尋《高雄場》

跨領域工作坊
2023-02-26 ~ 2023-04-09 開放報名
報名截止
【跨領域應用工作坊系列】
台灣文學的反叛與憂鬱 — 永不止息的自我追尋(高雄場)


精神分析中的青春期,意味著反叛,意味著自我追尋與獨立,也意味著改變的可能。台灣,一個青春期的海島,還來不及哀悼光復所帶來的巨大失落,就先被戒嚴的巨手摀住了嘴。有人開始反叛,有人陷入憂鬱,有人被迫沉默,就用文字發聲。戒嚴解除後的時代,人們開始反叛其餘種種,比如父權、性別枷鎖、婚姻、家庭與宿命,其餘的人們則開始療傷,一場放了太久的傷。

而文學,總能忠實地反映時代。

於是我們有了反抗噤聲的現代主義文學,反抗性別枷鎖的同志文學,反抗傳統文類的散文詩,以及眾多反叛與憂鬱並存的文學作品。

當我們能直面失落,傷口就有癒合的可能,當我們還能反叛,憂鬱就還不會降臨。文學本身就是一種反叛,一種憂鬱,一場永不止息的自我追尋。

(文:謝孟婷)


【時間】2023/04/09(日) 09:30-17:00
【地點】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2號C6-1倉庫(BANANA音樂館) 
【主辦單位】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合辦單位】無境文化、高雄精神分析讀書會、台南精神分析讀書會
【參加對象】對台灣文學與精神分析有興趣者,不限於臨床工作者

 
  • 日程表
  • 講題簡介
  • 講者簡介
  • 報名與繳費方式
  • 注意事項
【工作坊日程】
時間 主題 講者 主持人
09:30-09:40 致詞 林俐伶 王盈彬
09:40-10:40 憂鬱・隱身・反叛:伊底帕斯的多重樣貌 李俊毅
10:40-11:40 《邦查女孩》:山所映照的這個時代的心靈 周仁宇
11:40-12:10 討論  
12:10-13:30 午休・書展
13:30-14:30 詩・青春期・永不幻滅的烏托邦 謝孟婷 許欣偉
14:30-15:30 平視的位置模擬──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與文學史中的眼睛
陳泓名
15:30-15:50 中場休息,書展
15:50-17:00 綜合討論 全體與會者
憂鬱・隱身・反叛:伊底帕斯的多重樣貌 / 李俊毅
體弱多病、隱身缺席,經常是戰後台灣文學中父親的寫照,瀰漫著強烈的死亡意象。母親不然,多數是在被丟下與與被背叛中,以一種忍辱剛毅的理想化形象呈現。假如伊底帕斯結構是人們無可遁逃的基質,孩子必得發展出抵禦如此複雜情境的能力,因此反抗,只好叛逆。

複雜難解的歷史脈絡與國族傷痕使得台灣社會長期處於前伊底帕斯階段,藉由文學反應出台灣社會的特殊樣貌。換言之,如此不成熟而倒錯的社會人格,造就親密關係的對立與衝突,既緊密又疏離。

郭松棻的《奔跑的母親》與平路的《袒露的心》,不論從國族、性別、世代的角度而言,似夢似現實地反映出台灣社會結構的變與不變。

 

《邦查女孩》:山所映照的這個時代的心靈 / 周仁宇
山,對近數百年間來到台灣的移民而言,一直是個禁忌:從早期模糊概念裡的「番地」、到日本官方清楚界定的危險「蕃地」,再到戰後戒嚴論述中的匪諜窩藏之處。歷代的統治者想方設法在人和山之間劃線。然而,從鹿野忠雄到戰後的鍾理和、鍾肇政 … 再到更後來的拓拔斯‧塔馬匹瑪、楊南郡、劉克襄、吳明益 … 台灣歷代作家不斷跨越那條線,在高山深谷裡尋找那個在被切掉前原本與山連結的自己。
本文比較鍾肇政的《高山組曲》與甘耀明的《邦查女孩》,試圖探索甘耀明筆下的山所映照出的這個時代的心靈。
 
參考書籍:
鍾肇政 (1985):《川中島》、《戰火》(高山組曲)。臺北:蘭亭書店
甘耀明 (2015):《邦查女孩》。台北:寶瓶文化


詩.青春期.永不幻滅的烏托邦 / 謝孟婷
詩,對許多人來說,是神祕的,有時甚至是晦澀的。詩的邏輯性較不明確,曖昧性高,創作過程類似診療室裡的自由聯想,是一種潛意識的語言。

夏宇以詩為媒介,不斷地反叛、解構與重組,她曾打散一本詩集中的文字,再 依照非文字性的邏輯,重新拼貼出另一部作品。此過程含有找尋的意味,詩人 在找的究竟是什麼?是不存在的烏托邦,還是「找尋」的過程本身?

精神分析裡的青春期,也是一趟不斷尋找與衝撞的旅程,終點站為自我定位的完成。每個人步伐不一,有時青春期會拉的很長,有人會停留在中途,不斷回望童年似曾存在過的烏托邦。究竟長大意味著什麼,長大的過程中什麼悄悄地死了,什麼又暗中活了下來?反叛,會讓已逝的復活,活著的消失嗎?

也許文學,是一趟尋找烏托邦的旅程,正因烏托邦不存在,令文學得以存在。

 

平視的位置模擬──《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與文學史中的眼睛 / 陳泓名
如果可以的話,她不想要坐在那裡、也不想要寫下這本書。廖瞇於2020 年出手散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即抵達了臺灣散文的巔峰,是的,文學史數十載 ,她獨攀。

這場演講,意外地談許多包裝;從書店負責人的視野裡,告訴你,文學是多麼需要「狩獵」;狩獵痛、狩獵病、狩獵傷、狩獵歷史,宣稱它是真實,強調它是真實,多麼努力、多麼刻意。最後再將它們完整包好,放在精緻濃縮後的商業出版品。


廖瞇,走到了一個更遠的地方,她讓散文這個文類,走得更遠了。
至於為什麼?
請我們一起心平氣和地,娓娓道來。

 
【致詞者】

林俐伶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秋隱精神分析工作室負責人


【主持人】

王盈彬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現職王盈彬精神科診所暨精神分析工作室主持人


許欣偉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碩士,現職晴天/向陽身心診所醫師


【講師】

李俊毅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現職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周仁宇
人類學博士、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謝孟婷
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中山大學英美文學所碩士生,現職心悅診所身心科醫師


陳泓名
小說、散文寫作。獲台北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台南文學獎、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離岸風機、公共工程、澎湖地方史、現代主義。著有小說集《湖骨》

 

【費用】

報名身分 費用
一般人士 1,500元
學生(報到請出示國內有效學生證) 1,000元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免費參加,請務必事先報名
合辦單位人員
(無境文化、台南精神分析讀書會、高雄精神分析讀書會)
免費參加,請務必事先報名

【報名與繳費方式】
請至課程網頁點選「立即報名」,填寫報名資料,並依照付款指引完成繳費 
【疫情因應】

請參與者於進場前完成雙手噴酒精等防疫措施,活動全程務必戴上口罩。

【課程注意事項】

1. 退費:開課前一日16:00前取消可全額退費,2023/04/08,16:00後恕不受理退費。

2. 學生身份報名者請於活動當日報到時出示有效學生證,以便順利入場。

3.本課程無提供繼續教育積分,若需研習證明者請於當日向工作人員申請。

4. 洽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email protected]
高雄
分享至:
連結已複製!

活動資訊

報名截止
活動資訊
詳細資料
  • 查詢報名活動

活動標籤

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近期活動

臨床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25-2027 2025-04-18 ~ 2025-05-31
精神分析工作坊 【2025台中精神分析工作坊】在治療中聆聽夢境 2025-05-07 ~ 2025-06-15
臨床進階課程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進階課程2025-2026 2025-05-10 ~ 2025-06-22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 10665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
  • [email protected]
  • 02-2708-5670

訂閱活動訊息

需要取消訂閱嗎? 可前往取消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4 Psychoanalys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