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2018-2020
【課程簡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自從2004年成立以來,除了春秋兩季每週三的入門課程,在台北、台中、高雄推廣精神分析的概論之外,更在2015年獲得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認可,於2017年展開精神分析師的訓練。而介於入門課程與精神分析師養成之間的臨床課程,也持續在每週六下午進行。
本課程為期兩年,共四學期。本課程系統化地介紹精神分析各家的理論與技巧,包含古典理論、客體關係、自體理論等,以及治療技術、人類發展、精神病理與治療倫理等單元,並且也注重每個人臨床的實務經驗,每位學員都須參與每學期的臨床案例團體督導。作為學習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完整基礎,以及日後作為深入精神分析不可或缺的主題課程。本課程也是本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推薦準則的必要條件之一。
【課程內容】
日期 |
上課時間 |
課程名稱 |
主講人 |
2018.9 │ 2019.1 |
12:30-14:00 |
理論:古典精神分析 |
蔡榮裕 (協同講師:呂思姍、王明智、彭奇章) |
14:15-15:45 |
個案討論(A)、(B) |
(A)蔡榮裕 (呂思姍、王明智、彭奇章) (B)李儒卿、粘慧美 |
|
16:00-17:30 |
人的發展 |
李儒卿、粘慧美 |
|
2019.3 │ 2019.6 |
12:30-14:00 |
治療技術:治療結構、移情、反移情 |
李曉燕、謝佳芳 (協同講師:黃奕暉、劉依盈、蘇育萱) |
14:15-15:45 |
個案討論(A)、(B) |
(A)李曉燕、謝佳芳 (黃奕暉、劉依盈、蘇育萱) (B)周仁宇 (張秋茜、吳念儒、陳瑞君) |
|
16:00-17:30 |
理論:英國客體關係 |
周仁宇 (協同講師:張秋茜、吳念儒、陳瑞君) |
|
2019.9 │ 2020.1 |
12:30-14:00 |
理論:其他當代理論 |
黃世明、李郁芬 |
14:15-15:45 |
個案討論(A)、(B) |
(A)黃世明、李郁芬 (B)游佩琳 |
|
16:00-17:30 |
治療技術:詮釋、行動、阻抗、修通 |
游佩琳 |
|
2020.3 │ 2020.6 |
12:30-14:00 |
精神病理 |
劉慧卿 |
14:15-15:45 |
個案討論(A)、(B) |
(A)劉慧卿 (B)謝佳芳 |
|
16:00-17:30 |
治療倫理 |
謝佳芳 |
註:兩年後同樣課程將由不同講者講授
【講師簡歷】(依課程順序)
蔡榮裕: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呂思姍:精神科醫師,任職於敏盛醫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王明智:諮商心理師,目前在台北花蓮從事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與督導
彭奇章:若有光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李儒卿: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粘慧美: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任職陳炯旭診所、華人心理治療中心醫師
李曉燕:心理師、專職從事精神分析與治療、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謝佳芳:諮商心理師、紐約IPTAR成人/兒童精神分析訓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候選人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訓練分析師
黃世明:精神科醫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研究」學院碩士,現任心身美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監事
李郁芬:巴黎大學精神病理碩士、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游佩琳: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碩士
劉慧卿:精神科醫師、現任職於宏慈療養院,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上課時間】週六下午12:30-17:30,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為期兩年共四學期,每學期進行15週。
【上課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一(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址)
【報名資格】領有證照且具實務工作經驗之心理治療相關領域專業人員(護理師、社工師、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輔導教師等)
【報名方式】請詳細填妥本簡章所附之報名表,於2018/06/10前以掛號郵件方式寄至「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樓之1,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收」(以郵戳為憑)。若未收到報名手續完成之通知email,請來信[email protected]確認。
【錄取通知】學會將於2018/06/30前經內部討論,確認錄取名單與候補名單,並以email個別通知。
【收費】
1. 繳費方式將在確定錄取後個別通知。
2. 費用:兩年課程共 80,000元(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60,000元),並採每年7/30前完成繳費,
每年40,000元(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30,000元)。
3. 退費:原則上請各位慎重,錄取且同意後盡力完成整個課程,這是權利也是義務,若因偶發事件
而難以持續時,相關退費情形將依個別狀況考量處理。
【結業證明】在為期兩年的上課與團督之後,即可獲得學會授與的《結業證明》。
【完訓證書】若能進一步接受學會認可的人選進行個別督導,並通過個案報告(治療至少為期一年、一週一次,督導至少持續半年)以及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小論文(3000字)的兩部分口試,學會更將授與《完訓證書》。詳細申請辦法與費用於錄取後另行說明。
【課程簡介/大綱】
第一學期(2018年秋季)
上課日期(共15堂):2018年9/8, 9/15, 9/22, 9/29, 10/6, 10/13, 10/20, 11/3, 11/17, 11/24, 12/1, 12/8, 12/22, 2019年1/5, 1/12
【理論:古典精神分析】
講師:蔡榮裕
協同講師:呂思姍、王明智、彭奇章
課程簡介:台灣目前如果有人以我今天歇斯底里發作,因此我要請假不上班,一般人會如何想呢?如果說有憂鬱症要請假,會是什麼反應呢?重讀古典精神分析理論,有趣的是何以當代憂鬱是被接受的理由,何以有人說是憂鬱和邊緣的年代,不再那麼強調是焦慮的年代?真的如此嗎?我們從這背景基礎,以《哀悼與憂鬱》和《在自我防衛機能裡的分裂機制》為核心文章,加上佛洛伊德的其它文章,在憂鬱和邊緣的現行狀態,讓古典結合當代的新意。
【人的發展】
講師:李儒卿、粘慧美
課程簡介:成熟或許是個有用的說法,真實的生命更趨近一種歷程
『是人』伊底帕斯如是回答著史芬克斯的謎。
人是什麼?是思考、是感覺、還是行動?哲人開始思索。
「凡人所經驗吾必涉其中」,對浮士德而言,追尋意義本身成為人生的定義。「當下即是真實、感覺才是真理」,於是唐璜不斷奔走於感受之中。「To be, or Not to be」何者才是勇敢?哈姆雷特猶豫、躊躇,拖延著要殺不殺,始終思索著。「精神、事物是不斷辯證的過程」黑格爾唯心、馬克思唯物,辯證及可被再驗證彷彿定義了科學真理。佛洛伊德(是的、就是他)「人有潛意識」原來人並不像以為的那樣了解自己,尤其二十一世紀,這個科學似乎比你更瞭解你自己的大數據檢測分析的時代(人臉辨識、腦影像分析、神經傳導基因化學依據),白話文說法:「檢驗報告說你有異常(有病),或是,在標準範圍內(就是沒病),你不相信科學實證?」,那麼何謂人有思考,何謂自由意志?佛洛伊德又說(對,又是他)「客體的陰影落在自體上」,原來,難怪,相同的睡眠腦,可是夢的聯想不同、解釋不同,因為人生成長不同。
做為兒童精神科醫師以及長期以夢及動力的方式從事心理治療(我所說的治療:減少痛苦,活得更好),我是這樣在思考人的發展及生命的去向:「Neuroepigenesis(Biopsychosocial) and Categorical imperative(Kant)」。這一系列課程會在發展的主題上沿著深淵的邊緣(精神病態的理解)試圖往好的那一方前進:
課綱與參考書目
1 結婚 /成家(before birth)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
“Freud and Beyond”(超越佛洛伊德, 白美正譯)
2 懷孕(fetus)
fetus development, family function
『瘖啞與傾聽』(沈志中)
3 出生(baby)
neonatal development, Autism
“The Thinking Heart(Alverze A. )
4 依附(infant)
attachment, temperament
“Fifty Years OF Attachment Theory(Bowlby R. )”
『心理分析與兒童醫學』(Dolto F., 彭仁郁譯)
5 站立(toddler, 1st individuation)
separation-individuation(Mahler M.)
『論自戀:一篇導讀』(IPA, 李俊毅譯)
6 行走/玩(thinker)
cognition science: Piaget, Bion W.
『等待思想者的思想』(Symington N. & Symington J. 蘇曉波譯)
7 跑/社會化(player)
『遊戲與現實』(Winnicott D. W. 朱恩伶譯)
『塗鴉與夢境」(Winnicott D. W. 廖婉如譯)
8 學齡(learner)
Intelligence,
『窺探心智』(科學人)
『薛丁格生命物理學講義:生命是什麼』(Shrödinger E., 仇萬煜、左蘭芬譯)
9 前青春(preadolescence)
psychosis, suicide,
『福柯』(“Foucault”, Gutting G. Oxford, 王育平譯)
『自殺的權利』(Thomas Szasz, 吳書榆譯)
『不正常的人?』(中研院, 蔡友月、陳嘉新主編)
10 青少年(adolescent 2nd individuation)
intention or addiction, perversio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Know Addiction app(林煜軒)
『一個正挨打的小孩』(IPA, 韓誠一等譯)
11 成年(adult 3rd individuation):
personality, depressive position, psychoanalysis and drug
『閱讀克萊恩』(Rustin M.&M. 連芯、魏宏晉譯)
『精神分析的新版圖』(Widlöcher D. 李郁芬等譯)
12 初老(middle age 4th individuation)
emerita/emeritus, categorical imperative(Kant)
trauma
『創傷與復原』(Herman J. L. 楊大和譯)
『如果這是一個人』(Levi P, 吳若楠譯)
13 老年(agedness)
senescence, consolidation(patriarch/ matriarch)
“Love and its vicissitudes”( Green A. & Kohon G. ): to love or not to love
『愛是完美的犯罪』(Lavie J-K, 李郁芬等譯)
14 告別(Long Good-bye)
『凝視太陽』(Yalom I. D.廖婉如譯)
“ Gratitude”( Oliver Sacks, 2015)
第二學期(2019年春季)
上課日期(共15堂):3/9, 3/16, 3/23, 3/30, 4/13, 4/20, 5/11, 5/18, 5/25, 6/1, 6/15, 6/22, 6/29, 7/6, 7/13
【治療技術:治療結構、移情、反移情】
講師:李曉燕、謝佳芳
課程簡介:精神分析對治療結構的觀點有其演化的歷史,
課程大綱:
3/09 Week 1 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
3/16 Week 2 移情
3/23 Week 3 治療架構:開始
Reference:
3/30 Week 4 移情:記得與重複
4/13 Week 5 治療架構:評估
Reference:
4/20 Week 6 兒童治療裡的移情
5/11 Week 7 治療架構:過程
Reference:
5/18 Week 8 反移情
5/25 Week 9 治療架構:結束
Alessandra Lemma (2003) chapter 8: working with endings,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6/01 Week 10 兒童治療裡的反移情
6/15 Week 11 反移情與投射性認同
Reference
6/22 Week 12 共演
6/29 Week 13 當代移情發展
Reference:
7/6 Week 14 互為主體
7/13 Week 15 心裡的劇場
【理論:英國客體關係】
講師:周仁宇
課程大綱:
第三學期(2019年秋季)
上課日期:待定
【理論:其他當代理論】 講師:黃世明、李郁芬
【治療技術:詮釋、行動、阻抗、修通】 講師:游佩琳
第四學期(2020年春季)
上課日期:待定
【精神病理】 講師:劉慧卿
【治療倫理】 講師:謝佳芳